- Apr 23 Tue 2013 12:37
〔食記〕CONWAY'S 英國小館
- Aug 12 Wed 2009 11:23
本質
五0年代以降出生的台灣子民,很lucky的都有接受義務教育這種福利,完整的說法這是權利也是義務,此刻不談義務,因為那該是站在管理者角度來認定的意義,我是個小鼻子小眼睛的的小老百姓,當然是要從自己的角度來想事情。
雖然把一個六歲大的孩子放到學校或班級這種陌生的地方,而且一待就是一個上午有些小小地殘酷,不過絕大多數的他們在之前都已經在幼稚班混過一段日子,不是第一次,很快就能進入狀況,當然還是不乏有一些性子較羞、較內向的小孩,這只要老師多點愛不成問題的,記憶中幼稚園的我、小學低年級的我就是這種內向型的,現在還不都長成現在能說會道的樣子。
台灣九年的義務教育,讓每個人都有當學生的機會,然而「當學生」究竟是怎麼樣的一件事,總有時懂時不懂的狀況,多少次因為跟100分擦身而過而吃到媽媽的竹筍炒肉絲,就算那已經無人之下的成績,不免俗的必恭必敬嚥下媽媽的盛情,年級越高學問漸深,大人一樣在乎數字,而渲染至深的我心情也不得不因數字而陰晴,長大一些仔細檢視陰晴,有多少成份是因為「我學會了」、又有多少成份是因為「我贏過了」,很八股又白爛的問題,但這不就是教育本質的問題,怎麼樣看待教育這件事,關係到透過教育塑造出來的社會公民長成什麼樣的心理面貌與態度,也決定了社會文明的程度。